印光法师的慈善思想

发布时间:2018-09-19 浏览次数:{动态浏览次数}

 佛教的慈善思想渊源


佛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三大思想体系之一,是在汉代从西域传人我国的。在佛教传人我国之前,汉地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作为文明发展的一种高级型态一慈善, 也早已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

儒家思想家多借慈善以阐述自己的社会理想,如孟子所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推己及人的慈悲思想,吾不忍见其觳觫”的恻隐之心。汉代初年的贾谊讲:“恻隐怜人,谓之慈。”意思是对人要有恻隐同情之心,这是“慈”的境界。“慈”,东汉许慎的《说文》解释为:“爱也。”到北宋理学家张载,发展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以已推人,由人推物。所有的人民,所有的物类,都被慈善之心所笼罩,体现出儒家人物宽广的胸怀。

传统的道家也对慈善大加倡导。比较著名的是《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大致产生于两宋之际,其中融合了儒、释的一些思想,被称为“道家劝善之书”,从书中所劝导的善行来看,大多是救济社会贫苦民众的。例如:“一、收街市弃儿,雇人代养。.....每冬十一月初一,收贫人入本宅养济院。....普济应验汤药。...化.赈济穷民。....叭修造桥梁,开河铺路。....《太上感应篇》广泛流传于民间,以其特有的宗教感召力,影响着以慈善为荣的社会风气,关于《太上感应篇》,印光大师予以高度评价:“《太上感应篇》,摄取惠吉逆凶,福善祸淫之至理,发为掀天动地触目惊心之议论,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为善者得何善报,为恶者得何恶报,洞悉根源,明若观火。且愚人之不肯为善,而任意作恶者,盖以自私自利之心使之然也。今之自私自利者,反为失大利益,得大祸殃,敢不勉为良善,以期祸灭福集乎!由是言之,此书之益人也深矣。”又说:“此书究极而论,止乎成仙,若以大菩萨心行之,则可以超凡入圣,了脱生死,断三 惑,以证法身,圆福慧以成佛道,况区区成仙之人天小果而已乎。”

从佛教来看,自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慈善”便是它与中国社会相联系的重要纽带。佛教的“大慈大悲”逐渐深人人心,《大智度论》第二七《释初品.大慈大悲义》解释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这一思想与中国固有的思想不仅毫无冲突,而且显现出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合流趋势。尤其是佛教将“善恶、因果、业报、福田”等观念引人慈善事业中,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普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传统社会中不计其数的慈善事业都是由佛教徒或是在佛教的影响下完成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到了近代,慈航法师提出了著名的“文化教育、慈善是佛教的三大救命圈”的观点。他在1948年春季离开南洋赴台开办台湾佛学院前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怎样做一- 个真正的佛教徒》。他旗帜鲜明地指出,“推行佛化,是佛教徒的唯一责任。然而,佛化究竟要怎样去推行呢?我平常有3个口号,就是‘文化、教育、慈善’。因为有文化,可以宣传佛教的教义;有教育,可以栽培弘法的,人材;有慈善,可以得到社会上的同情;

所以‘文化、教育、慈善’,是今后佛教的三个救生圈。我很希望今后的佛教徒,特别是在座的诸位,应从这三方面去做,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效果。我们要知道:‘人类如果不努力消灭战争,那战争一定会消灭人类的。’所以我们佛教徒应有悲天悯人的心,来救人救世,这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至此,佛教慈善完成了他的现代转化。


印光法师的慈善思想


(1)大德日生 大道日慈


我们知道印光法师是以倡导持名念佛,往生净土而知名于世的。其实,印光法师的慈善思想与其净土理论,是相一致的。净土法门,是印光法师专为末法众生开示的方便法门。他说,“夫所谓净土法门者,以其普摄上中下三根,高超律、教、禅宗”;“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净土法门是诸佛“本怀之法”,“教内特别”,它“万汇咸收,三根普被”,修习容易,成佛迅速,一-生成办,不经后有,对于“当今之人”来说,“欲于现生了生死者,舍此一法”,确实“绝无希望矣”。这就是印光法师慈善思想的直接根源。所谓的种种法门,只是手段,最根本的,是解决人的生死问题。印光法师一- 直强调“天地之大德日生,如来之大道日慈。”因此,法师一贯积极主张放生、护生、超生。他自问自答到物类无尽,能放几何?答日:须知放生一事,实为发起同人普护物命之最胜善心。企其体贴放之之意,中心恻然,不忍食啖。既不食啖,则捕者便息。庶水陆空行一-切物类,自在飞走游泳于自所行境,则成不放之普放。非所谓以天下而为池乎?纵不能人各如是,而一人不忍食肉,则无量水陆生命,得免杀戮。况不止一人乎?又为现在未来一切同人,断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之因,作长寿无病、富贵安乐、父子团圆、 夫妻偕老之缘。正所以预行周济,令未来生生世世永不遭鳏寡等苦,长享受寿富等乐。非所谓罄域中而蒙福乎?何可漠然置之。子审思之,戒杀放生,毕竟是汲汲为人,抑止汲汲为物,而缓急轻重倒置乎?”虽说放生的是物类,其实归宿还是人。这里虽然渗透着佛家的因果、轮回、福田等思想,但是毕竟以恻隐之心为出发点,使众生都能“断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之因,作长寿无病、富贵安乐、父子团圆、夫妻偕老之缘”。印光法师并不避讳慈善的功利目的,在他看来,“所愿仁人君子,一切善信,各推幼幼之心,勿吝涓涓之助。须知施为福本,天道好还。我既济人之孤,则己之子孙,当必多皆出类拔萃,大有作为。决不至困苦颠连,无所吁告耳。宋范文正公,唯以济世济人为事。其子孙至今,多有达者。固知急人之急者,其自己与子孙,世世生生,皆不至有急而待人周济也。”


关注现实  关心弱者


首先,印光法师明确表示不收剃度徒弟,后来在居士们的一再要求下,才开始收在家皈依弟子,并一-发不可收拾,到其辞世时候,海内外皈依弟子有数十万之众。印光法师的弘法,侧重在在家居士,反映了印光法师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由于早年的儒学修养,使他虽身在佛门,但一直徘徊在关房与现实之间,他既强调“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儒家修身功夫。更提倡“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的净土法门。在他看来,世出世间法是并行不悖的,虽然印光法师没有提出或附和“人间佛教”的口号,但是其思想实质,却是充满了对薄地凡夫的哀悯之情的。在《上海残疾院劝捐疏》中,印光法师语重心长地指出,“世之最可怜可悯者,莫过于贫无衣食之瞽目残疾人。均是人也,人皆眼目明了,彻见一切,彼则虽处光天化日之下,无异暗室幽谷之中。人皆手足完全,随意动作,彼则肢体残缺,诸凡不便。如是之人,又加以无家室以庇身,无衣食以养体。彼等同为天地父母之所生,固为吾之同胞。吾人幸受天地父母之所覆载,而境遇稍亨。若不设法,令彼身有所托,心有所依,俾其宿业消灭,来报胜妙,便失天地父母平等生育之心,兼负天地父母锡吾福乐安适之念。况乎博施济众,老安少怀,视民如伤,恩先无告,古圣贤无不提倡而躬行之,以为天下后世法。岂可不仰体天地圣贤之心,以行一视同仁之道 ,而漠然 置之乎?”

其次,印光法师居普陀山20余年,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因此法师深受观音菩萨之影响,他在《历朝观音像序》说:“近多年来,世道人心愈趋愈下,争地争城,互相残杀,人祸既烈,天灾又临,水旱虫疫,同时降作,此种灾祸,皆由大家宿世现生种种恶业之所感召,然心能造业,心能转业,当此天灾人祸并临之时,若能发至诚心,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誓愿从今以后,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决定即蒙慈佑,逢凶化吉,于诸难中不受危险,乃以现前念菩萨之别业,转宿世现生所作之共业,故得常获吉祥也。”

其三,印光法师对人间的疾苦,进行了追本溯源式地探讨,他认为,国家的问题在于国民,国民的问题在于家庭,家庭的问题在于母亲,他在《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说:“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于禀质之初。凡女人受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于正,尤宜永断腥荤,日常念佛。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则其生时必安乐无苦,所生儿女必相貌端严、性情慈善、天姿聪明。及至初开知识,即为彼说做人之道理,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及三世因果之罪福、六道轮回之转变,俾彼心中常常有所恐怖、有所冀慕,再令念佛、念观世音,以期增福增寿、免灾免难。不许说谎话、说是非、打人骂人,不许遭践字纸、遭践五谷、遭践-切东西,不许乱吃食物,不许与同里群儿聚戏。稍长,即令熟读《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关帝觉世经》,俾知有所师法、有所禁戒。  一一为其略说大意,以为后来读书受益之前导。幼时如是,愈读书愈贤善,不患不到圣贤地位光宗耀祖也一否则, 任性惰惯,养成败类,纵有天姿,亦不知读书为学圣贤,则读的书愈多愈坏。”由此出发,印光法师对旧社会的女性同胞,表现出了更多的关爱与同情。谆谆告诫说,“(母亲)若已生气,当过二、三日,候气平后,乳的毒性转作本性,再喂儿,庶不至误事。此二、三日, 当用牛乳。无牛乳处,或用藕粉,或嚼饭及馒头喂之。生气之人,切不可嚼,以口水、眼泪亦有毒故。生气后抱儿在怀,若流眼泪,须避儿头。泪人儿眼,儿眼恐瞎,不可不知。”其慈善之心,可见一斑。


护国息灾  扶危济困


印光法师虽自谦“乃西秦百无一能之粥饭庸僧”,对国家大事,仍是一直牵挂在心的。其慈善思想,则时时从国家社会的高度进行立论阐述。在《自叙》中,他很自信地说道“此稿大通家固不要看,倘愚钝如光,又欲即生了生死大事,及欲治心治身、治家治国,无从下手者,阅之或可不无小补云。”还以前述女子为例,他认为“凡女人气性大者....关于各人家声子孙、地方风俗、国家人民甚大。以女子性情柔和,则家庭和睦,子女贤善,由一家以及一乡,则俗美风淳。无冤枉死之小孩,则国民繁盛。以繁盛之贤善,为国家之人才,国运必定昌泰。国泰则天心顺,雨旸时若,而物阜民康矣。”又如“凡一切鳏寡孤独,颠连困苦,无所倚赖者,无不欲为救援。....仅无父无母,无法存活之孤儿,养之教之,俾其成才而自立。免令冻饿而死,以填沟壑、饱鸦犬。致彼祖宗断祭祀,兼使国家少人民。....是知神龙之雏,每有沙碛之困。仁人能以斗升之水济之,待其羽翼既成,风云际会,便能普天之下,悉降甘霖。纵令天姿庸常,无此作略。而养其良知良能,俾各为良善,亦可以为天下太平之本。....倘能俯纳刍荛,不惜家珍,俾此举大成,岂特孤儿之大幸哉?实天下国家之大幸也。”

当国家遇到灾难的时候,印光法师总是不辞其难,挺身而出,尽自己所能,为国家社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他在《由.上海回至灵岩开示法语》中说“因佛教会诸公之请,祈于护国息灾会中,每日说一次开示,发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理,提倡信愿念佛、即生了脱之法,以挽救世道人心。固辞不获,遂于本月初六日出关往沪,以尽我护国之义务。”其实何止一一个护国息灾法会,各地发生水旱兵灾,他或捐款,或组织赈灾,无不体现慈善为怀的精神。


三施并行  共成佛道


在佛教看来,慈善属于六度中的“布施度”,即财施、法施和无畏施。印光法师特别强调了其中的“无畏施”,他认为“施有三种。一财施,即以钱财,及衣、食、住,给济贫穷困苦者。二法施,其人不知善恶邪正,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并了生脱死切要法门,方便善巧而为宣说。或以佛、菩萨、祖师、善知识,所说契理契機之书,印送流通。俾见闻者生正信心,渐次深人,以至了生脱死,超凡人圣者,皆名法施。三无畏施,一切众生,好生恶死,普劝同人,戒杀护生。并人有怖畏,或弭其祸,或启其衷,是小无畏施。一切众生,终难免死,死而復生,生而復死,永劫长怀此之怖畏。令彼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渐次进修,至成佛道,是名大无畏施。此三种施,财施只在现生,后二直尽未来。凡欲利人以期圆成自己福慧者,宜随己力而实行之。则人民幸甚,国家幸甚。”在每-一次的慈善行动中,印光法师都念念不忘劝人念佛,以期改变世道人心,共成佛道。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弘化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