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明学长老
【编者按】2011年5月,上海静安寺慧明法师一行于行脚朝拜五台山时途经苏州,登临灵岩山,拜谒明学长老,长老见慧明法师一行均为年轻人,甚是欢喜,于是便如数家珍般地将灵岩山寺历史、恢复、家风、创办佛学院培养僧才及当下最迫切和紧要的问题娓娓道来,其言谈可为当代寺院管理、创办佛学院及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供借鉴。
历史上的灵岩山寺
灵岩山寺从时间上讲,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东晋年间,陆玩舍宅为寺,开始有了这个庙。唐宋元明清,灵岩山寺经历了好几次兴衰,最后一次是在清朝末年,太平天国一把火把它烧掉了。后来一直到念诚老和尚来,才重新造了几间小房子。民国十五年,印光法师来到灵岩山,把这里作为十方专修净土道场,妙真老和尚他们来了,最终把这个庙重新恢复起来。现在的建筑都是民国十五年开始建造的,一直持续建造到民国二十六年抗战开始,寺内各大建筑才基本造好。这个地方小,灵岩山寺连花园在一起,总共才三十一亩。殿堂要扩大,庙里没地方了,只能在山顶造平房。从民国十五年开始,出家人有一百五十多人,多的时候有两百多人。
苏州佛教、灵岩山佛学院恢复概况
一九八零年党和国家落实宗教政策,恢复了灵岩山佛学院,这也是中国佛教协会赵朴老的功德。改革开放之初,赵朴老来到灵岩山寺,看到寺里建筑虽然很完整,但佛像都毁了,出家人都在山下农场劳动。赵朴老当时提出建议:灵岩山寺是印光大师的道场,要把它恢复起来。苏州市政府和统战部的领导,对赵朴老的意见蛮尊重。一年多以后,园林部门交还了西园寺、寒山寺、灵岩山寺三个庙,于一九八零年恢复开放。落实宗教政策以后,我们苏州有三个庙重新开放。
把庙恢复起来后,统战部将我们这些参加劳动的出家人都放回到了以前的庙里。原来是灵岩山寺的出家人就回到灵岩山寺;西园寺的出家人回到西园寺;寒山寺的出家人回到寒山寺。回灵岩山来的陆陆续续有56个人,下山的时候是90多个。期间有两个老头往生了,还有几个是去了西园寺、寒山寺。我们56个人,都70、80多岁了,像种莲法师,就80岁。年轻人一个都没有,怎么办啊?朴老为了灵岩山恢复过来视察好几次,询问灵岩山恢复得怎么样,我就向朴老反映了。他说,办个佛学院好了。
在朴老的帮助下,题定了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请明旸大和尚来帮忙恢复。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十号,我们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正式开学,每两年招一次生,到现在已经办到第十五届了。从第一届到第十四届,毕业了637个学僧,他们多数都到各地寺院当了方丈、当家、会长,甚至还有几个出国留学的。现在上海龙华寺照诚法师以及苏州西园寺、寒山寺、北塔报恩寺三个庙的方丈等,他们都是灵岩山佛学院毕业的。佛教的兴旺还是要靠年轻人,不能只靠两个老人。我们灵岩山寺一开始回去的56个人,到后来往生到只剩下四个,前几年悟性法师也往生了,现在只剩下三个人了。好在有一个佛学院,年轻的法师加入进来,我们灵岩山才越来越兴旺了。
现在的灵岩山佛学院,两个班加起来五十多个学生——开学的时候六十多个,现在还有五十多个,这样就很好。这也是我们朴老的功德。现在年轻的出家人多,年轻僧才多了,佛教才能够兴旺。假如没有年纪轻的,只靠几个老的,是不行的。现在就全国范围来讲,老法师确实不多了。
灵岩山寺五条规约
我们灵岩山寺是净土道场。当时印光法师来,将灵岩山寺改为十方专修净土道场、十方丛林,并订立了五条寺规。这五条寺规,到现在还都执行得很好。
第一条,当方丈任人为贤,传贤不传法。这是我们灵岩山的特点,传法就会有法徒弟。
第二条,住持不讲代数制。讲论代数,就会有第一代方丈、第二代方丈等等,这是传法下去的。灵岩山寺既然不传法,也就没有法卷,也不讲方丈代数制。
第三条,不传戒,不讲经。这也是灵岩山的特点。为什么不讲经?一旦讲经,来听经居士们几十个、几百个、甚至上千人,都要过来。他们一来,我们出家人连念佛都念不好了。虽然念佛堂天天讲开示,但不招外方来听。这也是我们灵岩山的特点——不讲经,不传戒。对于佛教界乱收徒弟、乱挂海单的现象,印光法师讲,灵岩山寺不是律宗道场,是净土道场,不传戒。
第四条,专一念佛,不做其他佛事。净土道场,专一念佛,不做经忏。不拜忏,不放焰口,不打水陆。这样并不是说经忏佛事不好,而是说出家人要是一直做经忏,只顾赚钞票,往往忙得把修行时间耽误了。我们现在每天都做早晚功课,天天如此,这才是正常的。
第五条,不收出家徒弟。十方丛林,必须要先出过家才能到灵岩山来。方丈也好,当家也好,大家不收徒弟。出过家到灵岩山来,才能成为真正的十方丛林。
这五条寺规,灵岩山寺内僧众,从民国十五年到现在,坚持执行八十多年了。
灵岩山分院办学特点
灵岩山佛学院有个特点——不发招生通告。灵岩山从八零年开始到现在,一直都不发通告,来的人却很多。为什么呢?他师父叫他到灵岩山来。送徒弟到灵岩山来考佛学院,师父放心。还有的师兄毕业之后,推荐师弟过来。去年,灵岩山佛学院招收第十五届学僧的时候,很多人报考灵岩山佛学院,报名人数达到180人。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录取了50人。可见灵岩山佛学院的招生工作还是没有困难的。而且学僧的文化素质都在提高,有高中学历的学僧越来越多,甚至也有大学生出家,这是我们佛教兴旺的象征。
解放前,如果家里孩子多,吃饭有困难,就会把孩子送到庙里去,解决吃饭问题。现在,到庙里出家的原因不再是为了吃饭,而是因为信仰。很多人读书读到高中毕业,就要出家,他的父母也信佛,所以也同意出家。这也是现在我们中国佛教的好现象。现在的学僧,文化程度好,又在信仰上有道心,所以,每一届的毕业生成绩都很好。这一届七月份就要毕业了,下一届陆续来报名的大概已经有三十多人。六月底就要考试,录取五十人没有问题。总的来说,我们灵岩山佛学院一定能够坚持办下去。
办佛学院的条件和目的
办佛学院要四个条件:第一个是僧源,第二个要师资稳定,第三个是经济,第四个是管理。现在学僧僧源没问题,同时灵岩山佛学院的师资也很稳定。我们道安老法师,今年九十岁了,到现在还在讲课。其他的法师,我们佛学院历届毕业僧留校任教。在家老师也很稳定,黄华老师到现在还在,另外现在还有两个老师。经济上也没困难。关键问题是管理。要把佛学院管理好,要让学僧好好学习,好好修行。中国佛教协会讲要“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丛林化”。这两条都很好。“学修一体化”,是讲上佛学院要学习,也要修行,二者不分先后。学僧既要过学校生活,还要过丛林生活。现在国内大大小小的佛学院,都办在大丛林里面。我们办佛学院是要培养法师,不是培养学者,学僧过好丛林的生活,这是培养一个好法师的基本。只有在丛林里面办佛学院,学僧里面才能出人才。
当下最迫切和紧要的问题在于加强自身建设。现在居士都把衣服送到庙里来,送得也多了。食宿等方方面面的条件都很好。不管什么时候,我们要惜福,才能保证佛教越来越兴旺。现在佛教的重任都在你们年轻人的肩上,年老的现在越来越少了。从全国来讲,本焕老和尚105岁,其他的八十多岁、九十多岁的也不多了。现在庙里面多数都是靠年轻的人。我看到年轻人,也都非常高兴。年轻人要把这个庙管理好,首先要把庙里的道风管理好,学院里面的学风也要管理好。庙风不好,道风不好,学风也好不起来,它们是相辅相承的。修行,庙里面的丛林规矩也好,道风也好,学院里面的学风也好,都是相辅相承的。学风不好,光道风好也不行。不管学风还是道风,年轻人要能够把这个重任承担起来,佛教才能够越来越兴旺。
结语
现在我们出家人很多,在家信众也越来越多。过去都是一些老先生、老太太到庙里来烧香、拜佛,现在年轻人来得也很多。这表示佛教越来越兴旺。接下来佛教工作的关键问题,是加强我们自身建设。加强管理,加强学习,加强修行。我们灵岩山寺是靠国家、靠党和政府的领导,以及方方面面来的居士的支持,才发展到这一步。
感谢大家,阿弥陀佛!
(摘自《弘化》2012年第1期,总第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