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清钟 | 遵师嘱,一生精诚学医行医

发布时间:2023-03-27 浏览次数:{动态浏览次数}





生老病死,人人难免。


就病苦而言,佛经中记载了非常多的治疗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门医学理论和实践体系,称为“医方明”。


印祖曾说“余素不知医,颇欲世人咸皆无病”。为此,概括来说做了四个方面的事情:


其一,教人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在很多文钞回信和善书序言中,大力提倡节欲保身、吃素养生、息心用功等等。


其二,印祖不仅在文钞中收录验方,还通过刊登报纸广告、印刷散发传单的形式令广泛流通。


其三,自持咒(隋唐时太医署曾设官方咒禁博士一职),加持水米等物。


其四,在印祖的皈依弟子中不乏学医行医的人,印祖叮嘱他们要立德立品服务大众,志为良医不可专志求利,以世药治身病以法药治心病两全齐美。


除了大家熟知的《学医发隐(为弟子朱清泰说)》、《与马星樵医士书》,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印祖给陆治平、施智孚、骆季和、净善等人的回信。


当然,其他未在文钞中提及的职业医生,实际上会有更多。苏州名医丁友竹女居士就是其中之一。



丁友竹(1896—1975),今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世代行医的望族之家。她深得家传,在苏州富仁坊开设诊所“爱竹医庐”,善治外症疔疮,治好了很多人。她中年皈依印祖,常对人说:“应多读印老文钞,句句真实,为行人指明方向。如不遵行,岂不错过一生。”


丁友竹行医,慈悲为怀。贫穷的人来治病,她常常给予优惠。病情严重的,就让病人留住诊所,开刀敷药包扎,都是亲自动手。对每个人都悉心调治,“如此,工作虽忙,但对病人患部,可以细心观察用药,减轻其痛苦,俾获早愈。”她曾说。


如果遇到看不起病的人,她常常免费供给饮食汤药,好言安慰,减少他们的顾忌和忧虑。


如果是出家人来看病,她一律施诊给药,不取报酬。


1975年8月19日,早上7时,丁友竹女居士正念分明含笑而逝,世寿八十岁。




弘化社出品

责编 | 光明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弘化社 All Rights Reserved